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李嘉誠的大智慧:三招玩轉地產的乾坤大挪移

  市場盤整,大傢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免想起瞭李嘉誠。

  早在2013年中國房地產亢奮上行的時候,李嘉誠拋售瞭上海東方匯經、廣州西城都薈等內地物業,減持在港資產,加碼英國和加拿大市場。時過境遷,不得不服氣李超人就是不一般,嗅覺敏銳,每每快人一步。

  那麼,李嘉誠拋售中國的物業,是否意味著超人看空大陸樓市?

  根據和黃2013年年報,集團目前的土地儲備(包括直接持有之權益及透過聯營公司與合資企業持有之所占權益)約8300萬平方尺(約合1.38萬畝),其中97%在內地,3%在英國與新加坡。所以,不必驚慌,李超人長期依舊看好中國房地產,來日方長。

  如何解讀李嘉誠拋售大陸物業的舉動呢?我覺得是不同企業的玩法不同而已。我總結瞭一下,企業傢的玩法大致有這麼三種:第一種是把企業當老婆養的,即使再爛,也不許別人碰,典型的比如某些"中"字頭的企業,業務做得很糟糕,民怨沸騰,但就是不讓民營企業進入。

  第二種是把企業當兒子養的,這種企業傢一手創立企業,跟企業共同成長,風雨同舟,以民營企業傢居多,比如像華為的任正非,萬科 的王石。他們對自己的企業是有期許的,希望基業長青,成就百年老店。這種人我們也常成為實業傢。

  第三種,他們把企業當豬玀養,小豬仔買進來,喂養大瞭,肥豬肉賣出去,賺取中間的差價。李嘉誠更多屬於第三種,與其說李嘉誠是優秀的企業傢,我更願意稱他為商人,是巨商。

  商人投資講究低買高賣,同時講究投資收益率的高低,考量到時間成本的問題,李嘉誠當然更願意去國外抄底。如李嘉誠所言:現在歐洲的資產處於低位階段,內地和香港是高位,減持高位資產,增持低位資產,符合李傢的投資理念。

  再來看下財務數據,李嘉誠在2013年8月以26億元出售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項目回報率隻有7%,而2014年初出售的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的回報率還不到5%,這些項目的回報率均低於長江實業15%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過時物業的經營困境,商辦物業的回報衰減,歐美經濟的持續復蘇,資產重組和優化佈局,抄底逃頂的資產騰挪等等因素,都促使瞭李嘉誠"拋東選西"的戰略投資選擇。這就是李嘉誠作為巨商的經營智慧。

  我們很難學會李氏全球范圍跨產業資產配置的"乾坤大挪移",我們看看有哪些一招半式是我們可以學的。

  首先,應市而變,現金為王,以價換量。回首李嘉誠的發展史,看看長和帝國建立之前,尤其是市場下行時,李超人是怎麼玩的。

  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時,李嘉誠在香港率先降價,快速回籠資金,在市場下行時,逆勢擴張,一舉超越李兆基傢族和郭炳湘兄弟,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

  李嘉誠一向穩重,重視現金流和低負債。即使現在,也能看出李嘉誠現金為王的理念,今年年初,李嘉誠在香港新年首個樓盤推出七五折優惠,這一優惠水平在樓盤區域內又是最低。

 &信貸借貸是甚麼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emsp;因此,上半年憋著沒降價的開發商們,下半年降,還不算太晚。降價甩賣,快速回籠資金,等待土地市場下行之後,靠近底部切入,不失為一記漂亮的組合拳。

  其次,世易時移,創新不移。"沒有成功的企業,隻有時代的企業"。所以未雨綢繆,佈局長遠,是每個企業傢都應該做的。誠如李嘉誠所言:"為瞭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也為瞭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手段、以效率為核心。"李嘉誠就非常重視企業的創新。

  2014年3月,柏克萊加州大學建立李嘉誠基因組學工程中心及特設講座教授席,以支持柏克利加州大學和舊金山加州大學推出一項嶄新基因組學創新計劃,而李嘉誠的這項投資也是順著生物基因工程大熱的大勢去的。

  另外,李嘉誠還通過基金會及維港投資投資瞭世界各地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從"人造蛋"到比特幣,從網絡社交平臺到人工智能,種類繁多,遍地開花。李嘉誠曾透露,其投資的科技類公司達60傢之多。

  80幾歲瞭,還這麼趕潮,真不容易嘉義市微型企業貸款。我們雖然沒李佬財大氣粗,投資廣闊;但是在順應消費潮流,進行住宅產品創新與營銷策略的改進上,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新聞來源http://qd.house.sina.com.cn/news/2014-07-28/0819283735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lterse77 的頭像
    walterse77

    walterse77的部落格

    walterse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